江苏地图全图高清版下载 - 最新江苏省行政区划图
手把手带你逛江苏:这份地图使用指南太实用了
周末整理书房时,突然翻出十年前在南京买的牛皮纸地图。泛黄的纸张上还留着当年用荧光笔标出的路线——从夫子庙到中山陵,从盐水鸭店到雨花台。这些年手机导航用惯了,突然发现纸质地图有种特别的温度。今天咱们就用这份情怀,聊聊如何玩转江苏地图。
一、先给江苏画个速写
把地图平铺在桌上,就像展开一块苏绣的底布。最显眼的是那条长江,像条碧玉腰带斜斜穿过,把江苏分成苏南和苏北两大块。记得第一次看到卫星地图时特别惊讶:原来南通到苏州的直线距离,比南京到苏州还近!
区域 | 代表城市 | 地理特征 |
苏南 | 苏州、无锡 | 太湖流域、运河网络 |
苏中 | 扬州、泰州 | 长江冲积平原 |
苏北 | 徐州、连云港 | 黄淮平原、海岸线 |
几个冷知识
- 最窄处:镇江到扬州江面仅1.8公里
- 最高峰: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625米
- 最特别:淮安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
二、地图上的城市密码
去年带爸妈自驾游,发现江苏城市布局特别有意思。用荧光笔在地图上连起来看:
- 南京像老式座钟的摆锤,在西南角晃荡
- 苏州和无锡这对姐妹花,总是一起出现在地图右侧
- 徐州像个倔强的北方汉子,独自守在西北角
记得在盐城服务区遇到个老司机说:"在江苏开车啊,记住三横三纵就够用一辈子了。"后来查资料才发现他说的是:
- 横向:沿江高速、宁通高速、徐盐高速
- 纵向:京沪高速、沈海高速、长深高速
三、水系才是隐藏主角
有次坐高铁从南京到上海,数了数地图上跨过的河流:秦淮河、胥河、望虞河...足足有二十多条!后来看《江苏水利志》才知道,全省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,难怪说"江苏是漂在水上的省份"。
主要水系家族
水系 | 代表河流 | 趣闻 |
长江系 | 扬中河、秦淮河 | 南京段江面最宽达5公里 |
淮河系 | 苏北灌溉总渠 | 人工开挖的"地上河" |
太湖系 | 京杭大运河 | 苏州段至今通航 |
上次去高邮,当地老人说个趣谈:"我们这儿地图上看着离长江远,其实地下都是相通的。你往井里扔个西瓜皮,能在镇江的江面上漂出来!"当然这是玩笑话,但可见水网之密。
四、地图上的美食路线
朋友来江苏玩,我总爱在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美食地标:
- 南京:从湖南路到老门东画个圈
- 苏州:沿着平江路标出糖粥铺子
- 扬州:用虚线连起各家的早茶店
有回在镇江找锅盖面,老板指着墙上的手绘地图说:"我们这儿每家面馆,在地图上都是个小醋瓶标志。"后来发现西津渡的古街地图上,真的用迷你醋瓶标注了老字号面馆。
最近发现个新玩法:用不同颜色标签记录时令美食路线。比如四月标阳澄湖的螺蛳,六月标东台的西瓜,九月当然要留出整片区域给大闸蟹。
五、地图里的文化基因
去年参加文化讲座,有位老师把江苏地图比作活字印刷版:
- 吴文化区块像细腻的楷书
- 楚汉文化区域如豪放的隶书
- 江淮文化地带似流畅的行书
翻开《江苏方言分布图》特别有意思,从南往北颜色渐变:
- 苏州话的糯
- 南京话的爽
- 徐州话的脆
上次在常州青果巷,看见墙上嵌着副陶瓷烧制的老地图。店主说这是民国时期的街巷图,每块砖都能拆下来当茶垫用。现在我的书桌上就垫着"西瀛里"那块,喝茶时总觉得能尝到运河水的味道。
雨还在下,手指无意识地在玻璃上描摹着记忆里的江苏轮廓。从长江浪到太湖波,从盐水鸭的香气到评弹的吴侬软语,这张地图永远能带来新的惊喜。或许明天该去趟新华书店,买份最新版的交通旅游图——这次要用金粉笔,把走过的每座桥都描上闪亮的边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