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师范大学:优质教育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

在江苏师范大学读书是种怎样的体验?

记得刚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,我盯着"江苏师范大学"六个字看了好久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,对这座位于徐州的百年学府既陌生又向往。如今毕业三年,每次路过校门口那排梧桐树,还是会想起图书馆闭馆时响起的《回家》萨克斯曲。

江苏师范大学:优质教育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
(江苏师范大学:优质教育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)

一、初识江师大:比想象中更"有料"

报到那天拖着行李箱从泉山校区南门进来,迎面就是刻着校训的巨石。"崇德厚学,励志敏行"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特别醒目。后来才知道,这个创办于1952年的学校,前身是苏北师范专科学校,2011年才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。

  • 校区分布:泉山主校区(文理科)、云龙校区(艺术类)、贾汪校区(工科)
  • 王牌专业:教育学连续6年稳居全国前10%,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
  • 隐藏彩蛋:校园里有片"教授林",每棵树都是退休教师亲手栽的

1. 那些年追过的食堂

三食堂二楼的徐州地锅鸡堪称校园传说,每到饭点队伍能排到楼梯口。记得有次冬天,和室友缩着脖子排了半小时,就为吃那口裹满汤汁的贴饼。后来看《风味人间》拍徐州美食,我们宿舍群瞬间炸锅:"这不就是我们食堂同款吗!"

食堂 招牌菜 学生评分
一食堂 牛肉板面 4.2★
二食堂 瓦罐汤 4.5★
三食堂 地锅鸡 4.8★

二、在师范院校读非师范专业

作为计算机系的学生,经常被问:"你们学校不是培养老师的吗?"其实江师大的人工智能研究院超级厉害,去年刚拿了江苏省科技进步奖。我们专业课老师有个习惯,总爱用"假如你要教高中生这个知识点"开头,后来才懂这是师范基因的潜移默化。

2. 别人家的选修课

  • 《红楼梦》导读(文学院院长亲自授课)
  • 汉代画像石艺术(带你去徐州博物馆现场教学)
  • 教育戏剧(期末要自编自演课本剧)

大二那年选了"教师口语训练",本以为就是练普通话,结果第一节课老师就让模拟家访。山东室友扮演家长,我用徐州话对答,全班笑到桌子都在抖。但也就是这门课,让我在后来求职面试时能不怯场。

三、四季江师大

春天音乐楼前的樱花雨,夏天敬文图书馆的空调凉意,秋天银杏大道金灿灿的落叶,冬天踩着薄霜去早课的路上看食堂升起白雾。最难忘是每年毕业季,玉泉河边的枇杷树结果子,总有人跳起来摘,酸得龇牙咧嘴还要拍照发朋友圈。

有年冬天下大雪,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老师突然说:"今天咱们去拍校园。"全班扛着相机在雪地里撒欢,后来那组《雪落钟楼》的照片被校报用了整版。现在翻到还会想起冻得通红的手指,和镜头里哥特式建筑顶上那层糖霜似的雪。

四、你不知道的校园密码

  • 图书馆五楼东南角有个单人座位,是传说中的"学霸专座"
  • 教育学部顶楼能看到整个云龙湖的日落
  • 校医院隔壁的打印店,老板能记住每个学生的论文格式要求

记得有次在6号楼通宵赶代码,保洁阿姨凌晨四点来打扫,默默在我桌上放了袋豆浆。"姑娘,热的。"就这三个字,让我对着屏幕突然鼻子发酸。这种细碎的温暖,大概就是母校最珍贵的馈赠吧。

去年校庆回去,发现玉泉河边新立了块石头,上面刻着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的名字。手指划过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时,忽然明白所谓大学,就是把一群人的青春酿成故事,等着某天你来认领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