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桃园经验: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

三月的春风刚吹过燕赵大地,我就跟着省农科院的调研队去了趟邯郸的桃园村。原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小山村,没想到这里的乡亲们把乡村振兴这本经念出了新花样——废弃的桃核做成工艺品,撂荒的山坡种上中药材,连村里的老房子都改成了网红民宿。

河北桃园经验: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
(河北桃园经验: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)

一筐桃核引发的产业革命

村支书老李带我们参观合作社时,从墙角拖出个蒙灰的竹筐:"五年前这些桃核只能当柴烧,现在可是我们的'金疙瘩'。"他们摸索出的桃核雕刻工艺,让每吨废弃桃核增值20倍:

  • 初级加工:清洗分拣后做成佛珠手串
  • 精细加工:老师傅雕刻成花鸟摆件
  • 文创开发:与美院合作设计生肖挂饰
产品类型 原料成本 市场售价
原生态桃核 300元/吨 500元/吨
雕刻工艺品 同量原料 6-8万元/吨

在村口的电商直播间里,95后村姑小王正用"老铁们看这个桃核纹路"的亲切讲解,把传统工艺卖出时尚价。去年双十一那天,光是桃核钥匙扣就卖了2000多单。

土地里长出的"绿色银行"

跟着农技员老张巡山时,他随手拔起棵开着紫花的植物:"这叫黄芩,根是宝,叶子还能做茶。"桃园村把450亩荒坡改造成梯田,采用"林药套种"模式:

  • 山腰种耐旱的连翘、酸枣
  • 坡地栽多年生的柴胡、黄芪
  • 沟谷搞林下赤松茸种植

"以前种玉米亩收入800块顶天了,现在这亩黄芩,"老张掰着手指算,"鲜根卖12块/斤,叶子制茶30块/两,加上秋收的种子,刨去成本净赚2万多。"

中药材种植周期表

品种 生长期 采收部位 亩产值
黄芩 2-3年 根/叶 1.8-2.5万
连翘 4年挂果 果实 3-4万

最让人意外的是村里那套"土地托管"办法。外出打工的老刘把8亩地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,除了每年5000元保底分红,还能根据药材销售额二次分钱。去年他手机上收到条短信:"您托管土地2023年度分红已到账,合计8920元。"

老宅院里的新经济

走到村东头时,青砖灰瓦的老院子飘出咖啡香。这里原是清末举人宅邸,现在改造成了"桃园书院"民宿。运营的文旅公司小赵介绍改造诀窍:

  • 保留原有的雕花门楼和影壁墙
  • 厢房改loft客房加装地暖
  • 后院猪圈变陶艺体验工坊

周末来的城里人最爱坐在百年枣树下,边喝黄芩茶边抄经。有对北京来的夫妻连着三个周末都来,说就喜欢听晚上蛐蛐叫的声音。

暮色里走在村道上,农家乐飘出的炖鸡香混着中药晾晒场的草木气。村委会墙上的电子屏滚动着今日数据:游客接待量127人电商订单89笔药材交易额5.6万元。几个放学的小孩追逐着跑过,书包上挂的桃核小兔子挂坠叮当作响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