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混小说网-最新热门小说免费阅读平台
我在北京送外卖的730天:一个普通骑手的生存手记
凌晨4点半的西二旗,路灯还亮着。老张把电动车停在便利店门口,用力搓了搓冻僵的耳朵。这是他今天接的第七单——给加班程序员送关东煮。保温箱里躺着三份订单:望京的白领要冰美式,中关村的老师要热豆浆,还有这份注定要坨掉的热干面。

一、入行:电动车上的新世界
2019年冬天,我从老家邯郸带来的3000块钱,在交完房租后只剩下一半。中介小哥叼着烟说:"送外卖吧,月入过万不是梦。"当时我不知道,这句话就像外卖单上的"尽快送达",充满变数。
- 装备清单:二手电动车(1800元)、保温箱(平台押金300)、防水手机套(25元)
- 第一课:学会在30秒内同时接4单,还要记住哪个小区不让电动车进
- 生存法则:永远带着充电宝,雨天要备两双袜子
1.1 早高峰的生死时速
国贸桥下的红绿灯像赌局。有次我眼看着还剩2分钟超时,硬闯黄灯结果被交警拦下。那天我举着已经凉透的肠粉,在写字楼大厅里对着顾客鞠躬道歉。后来学乖了,遇到这种情况就提前发语音:"您的外卖正在飞驰,就像我对生活的热情。"
时间段 | 单价 | 秘诀 |
7:00-9:00 | +2元/单 | 专接医院和学校单 |
13:00-14:00 | 基础价 | 避开商场电梯高峰 |
21:00后 | +3元/单 | 带强光手电筒 |
二、骑手间的暗语江湖
在团结湖地铁站C口的台阶上,每天中午都聚集着十几辆电动车。老骑手会教新人:"‘钓鱼单’别接(指超远距离低单价),‘螃蟹楼’要小心(指需要爬楼梯的老小区)。"有次我听到最扎心的是:"穿AJ的顾客,八成会给差评。"
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看到同行摔倒,不管认不认识都要扶一把。去年冬天在朝阳门,小李的电动车打滑,撒了一地的麻辣烫。结果路过的五个骑手都停下来,有人帮忙捡餐盒,有人去最近商家重新买了一份。那天我们众筹赔了商家58块钱,小李后来请每人喝了瓶北冰洋。
2.1 那些难忘的订单
- 暴雨天给独居老人送降压药,老人非要塞给我一把奶糖
- 情人节帮小伙子送求婚戒指,在楼下等了半小时看烟花
- 疫情时给隔离小区送菜,住户从阳台垂下绳子当"电梯"
三、藏在算法里的温柔
平台系统最近升级后,会给连续送单4小时的骑手强制休息20分钟。有次我正着急跑单,突然被下线,气得直跺脚。直到看见提示语:"您已配送12单,请喝口水再出发",才发现嘴唇早就干裂了。
最让我触动的是送儿童医院的那单。系统自动把预计送达时间延长了15分钟,备注写着:"此订单为重症病房,可优先配送"。后来才知道,这是某个程序员女儿住院时加的代码。
现在我的电动车把手上挂着个小铃铛,是去年生日时顾客送的。铃铛下面压着张皱巴巴的纸,写着这两年的部分数据:
总里程 | 41258公里 |
最远一单 | 18.6公里(通州到昌平) |
最高日收入 | 763元(暴雨天) |
今早路过国贸三期时,玻璃幕墙映出我的影子:荧光色工装服,头盔上贴着反光条,保温箱用绳子加固过三次。红灯亮起,我单脚撑地,从兜里掏出半凉的包子咬了一口。后视镜里,又有个年轻人在路边扫码注册骑手。
发表评论